地坪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地坪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机械资讯--中国柔印市场走向春天

发布时间:2021-11-03 09:54:32 阅读: 来源:地坪厂家

中国柔印自上世纪80年代发端,走过了一段一波三折的道路。近十年来,终于开始突破重围。2005年,中国柔印机销量跃增到80台。

20世纪70年代,中国才开始应用柔性版印刷,使用的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由于投资成本与运行费用都低,又正值杜邦公司研制成功感光柔性版材,原来应用凹版印刷的企业,由于采用Cyrel版,制版速度快,印版面积小的价格比凹版辊筒低,换版、贴版方便,使用水性、醇性油墨,特别适合交货期快和短版活的印件,而且印刷工价又可以按凹已计算,能够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捷足先登者受益匪浅,柔性版印刷才开始在中国被人们重视,并得到发展。

80年代初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引进近10台高档卫星式柔印机,由于操作技术不成熟,配套材料、油墨、制版、业务开发跟不上,此时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又没有问世,有的设备印不出好的印件,或因工作不顺利而停机。层叠式柔印机又只能印些简单的图案、墨块、文字,所以给人们注下了柔性版印刷质量不佳的印象,只能印些塑料袋等要求不高的产品,以至于在发展上徘徊了10多年。

中国柔印云开日出

随着国内外印刷行业技术交流的增加,同时印刷媒体、国外柔印设备经销商以及中国印协柔印专业委员会等也做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怎样写离婚协议书,柔印才渐渐复苏。

复苏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再引进的机组式柔印机,由于选型不正确,印刷业务不对口,缺乏好的制版单位,模切刀具配套慢,价格高等,致使有的设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或开工严重不足,导致某些单位将柔印设备转让,从而留下了阴影。

在此之后有关部门总结了选用柔印的经验,组织应用得好的单位进行了交流,才渐渐稳住了局面。

从1995年开始,柔印做到循序渐进的发展,每年增加柔印生产流水线从30~40台,到40~50台,2005年增加到80台,其中国产柔印机销售60台。柔印产品质量经过业内不断努力,已逐步得到提升,2000年10月份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柔印机,率先印刷出175线/英寸的“面包”样张,套印精确,色彩艳丽,油墨厚实,层次丰富,立体感强,令印刷同行感到惊讶。后来该公司在上海信华精密制版有限公司配合下,又印刷出200线/英寸的“雪景”,并参加美国2003年柔印精品评比,获得铜奖。2005年英杰激光数字制版有限公司送选的“金盛唐”烟包又获银奖。

现在人们对柔印产品质量终于能够刮目相看,认为它符合商品包装要求,能够参与平印、凹印竞争。

中国柔印走过一波三折,已经跨出了困境。现在,高质量、高线数的柔印产品不断出现并两次获得国际大奖;柔印行业从配套不全到配套基本齐全,特别是制版技术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CTp设备技术;柔印市场的份额不断在扩大,在牛奶包、纸杯、方便面、餐巾纸、笔记本、瓦楞纸箱等的印刷中,柔印占主要;在烟包、酒包、食品包、药包、不干胶、标签、纸盒、牙膏管、塑料等方面,柔印的份额也不断在增加,虽然市场占有率不高,但扩展的机遇非常大。

有市场才能有发展,有发展才能开创未来。中国柔印的春天已经来了。

国外柔印成熟先进

美国是世界上柔性版印刷用得最早、最多、最好的国家,中国应用柔印比美国滞后了大约40年。美国柔印占到整个包装印刷的75%以上,欧洲约占到50%,而我国只有8%。美国有7,000多条柔印生产线,我国只有630条,加上层叠式柔印机2,500条也还是少数。美国柔印的营业额已超过728亿,而我国大约只有130亿元人民币,可见差距是非常大。

应用时间上滞后是落后的原因之一。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应用柔印,在印刷玻璃纸和以后印刷塑料薄膜过程中北京房产赠与费用,与凹印争夺市场时处于领先;60年代报业技术改造,柔印又能助之一臂,以后包装印刷要求环保又是胜之一筹,因此柔印在美国发展有扎实的基础而一帆风顺。

国内外柔印差距正在缩小

我国的包装印刷市场基本被工艺操作成熟、质量稳定的平印、凹印占领,形成了的先入为主的优势。柔印也没有充分发挥多工联线生产和环保、轻压力的优势,应用中又产生波折,因此差距越来越大。如欧美已普遍使用CTp制版、套筒制版、快速换版、封闭双刮墨刀墨腔、UV油墨、薄印版、车速200~300米/分钟,甚至600米/分钟、卫星式柔印机、高性能的无轴传动柔印机等,而这些先进技术在中国的使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

与国外水平存在差距,并不意味着国内柔印没有活力。2005年中国柔印机销售跃增到80台。今后随着人们对柔印的认识提高,从综合成本去考虑柔印的优势,再加上国内柔印机制造单位降低售价,制版费、原材料、耗材等价格的下降,环保政策的出台,对发展柔印将会产生促进作用。

作者:中国印协柔印分会林逢铭

信息来源:pac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