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坪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地坪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发改委67亿天价罚单管用么

发布时间:2021-01-21 16:11:31 阅读: 来源:地坪厂家

发改委6.7亿天价罚单管用么

发改委对合生元等6家乳企的反垄断调查结果,吓了不少人一跳。一共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不过有3家企业就因为配合执法机关调查并积极整改被免除了处罚。  这个结果有点意思,不配合的企业罚的是天价,配合的企业则是完全豁免。这是不是差距太大了点?  洋奶粉是个奇特的市场。  去年4月份以来,部分洋奶粉高端产品先后上调价格,平均涨幅10%以上。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到现在,进口奶粉平均涨价幅度超过60%,有些洋奶粉的国内外价差甚至还超过2倍以上。对比的是,构成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材料牛奶或奶粉的价格一直持续下跌,今年后进口奶粉的关税已经从20%降到5%,可见所有价格相关的可对比元素都在降低,可洋奶粉就是在中国市场上价格不断上涨。  有没有操纵?那不好说,但这些洋外企不听话,是该打打屁股了。  洋奶粉之所以敢卖高价,年年找各种理由轮番涨价,就是因为这个市场的其特性:越贵越有人买。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后,咱中国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非常强,对进口奶粉的信任度极高。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再贵也要买。就连国产的品牌奶粉为了谋得一席之地,也不得不打出使用进口奶源的旗号,以至更强化这个效应,外企对中国奶粉的价格把控能力越强,价格越来越高。  确实需要是对各大奶粉品牌涨价来个“秋后算账”了。但这个帐算起来很不容易。  据说今年3月,发改委旗下的反垄断局接到了很多对外来乳企的举报,立即开始了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外围调查。从5月份开始,发改委价监局共派出 26个调查小组,300多人次陆续到相关企业正式调查。  在对上海一家涉案企业的调查过程中,调查组早上9点进点,直到晚上8点多才提取到少部分资料,业务人员始终拒绝调查。这些企业清楚地知道价格垄断行为可能会遭受巨额罚单,故意隐匿资料,提供虚假材料,执法犯法,给执法增加了很大困难。有的企业行为非常隐蔽,违法证据是调查人员从经销商和超市上千份材料中反复对比、核查和找相关销售人员核实后才发现的。  从这些细节,能看出来,涉及垄断的调查举证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发改委的这种辛苦值得称赞,国人也早就饱受洋奶粉故意高价之苦,本应该对这种反垄断惩罚拍手称快才对,但更多的人给出的却是一种质疑。  自2007年我国历史性地颁布了《反垄断法》以来,类似于这次这样的纵向垄断的判例很少。纵向垄断在销售代理制的行业中普遍存在,但对纵向垄断的认定和处罚向来争议很大。  根据《反垄断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和交易相对者禁止达成下列垄断协议,第一,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额,第二,限定向第三人转售的最低价额。像这几家企业,如果他们限定了经销商的转售给零售商的价格,或者最低价格,甚至最终的零售商转售给消费者的最终的价格,或者最低价格,同时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这就属于纵向垄断价格行为。  类似于这次判定的所谓的奶粉外企限定最低的转售价格,就是奶粉商规定销售商不能以低于厂家制订的最低零售价销售。基本上奶粉行业所有厂家都会这样规定,因为如果不这样规定的话,有些销售商会擅自降价,价格一低门店的利润就无法保障,门店也会不愿意再卖价格较低、利润较低的奶粉产品,这对以门店销售为主要渠道的奶粉厂家来说影响很大。当然,合同上做的相对比较隐蔽,上游企业只是給出建议零售价,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经销商降价,就給予警告、威胁終止合作。  问题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限价销售”就是纵向垄断。只有当“限价销售”同时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情形时,才构成“纵向垄断协议”。也就是说限价协议并非本身违法,其合法性还要看限价协议是否对市场构成排除、限制竞争,这必须要综合市场份额、上下游竞争等考虑。  洋奶粉有没有“排除和限制了市场竞争”?在发改委的处罚中,这些因素缺乏比较明确的分析结果。按照简单的市场经济理论,有需求就有市场,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奶粉行业是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被罚企业有的市场份额甚至只有3%左右,很难造成限制竞争的效果。  洋奶粉的价格暴涨跟销售策略有大关系,洋奶粉品牌自己在华高价位、高利润的定价策略本身就决定洋奶粉在中国实行的是高价策略,各家洋品牌奶粉之间,为了突出自己的高端形象,攀比着去涨价,这在奇特的奶粉市场是正常的事情。因为在中国,似乎价位越高,所代表的品质就越高,而价格一旦处于低位,似乎品质就不高了。  国内奇特的奶粉市场,注定了洋奶粉的高价,一定要给这个扣上垄断的帽子,有点牵强。而且有人说过,这一处罚和法院的现行判决思路也很相悖。惠氏、贝因美、明治等3家企业因配合调查、提供重要证据,积极整改就能被免除处罚,缺乏点充分法律依据,发改委有选择性执法之嫌。  本质的问题还是出在国内奶粉市场的奇特上。洋奶粉价格高,消费者还买账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国产奶粉公信力低。这样的奇特,让洋奶粉企业利用市场的优势地位赚到大量利润,又对国内奶粉业‘打击严重’。这让这次的‘反垄断’调查,更有点家长护短的味道。  中国的很多领域都处在垄断的氛围中,不管是水、电、气、油、运,大家早已习惯“被垄断着”,麻木了!我们国家最大的垄断其实不是企业的经营垄断,而是特权的垄断。动不了特权,那所有的监管和调控,只能流于形式。  依靠家长护短没有抓到关键之处。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原因受到“委屈”,而找家长告状,家长气势汹汹地拿起棍棒找人家算账一样,久而久之,这个顽皮的孩子还是像李某某一样顽劣照旧,不思悔改,一事无成。  重治国内的奶粉市场,就是要抓到本质问题之处,改变国内奶粉市场的奇特之处。而这必须要让人们重拾国内奶粉的信心。怎么提高信心?可惜的是,就在几天前,又出了恒天然的毒奶粉事件,政府部门不该深刻反思么?  靠家长强行护短,那是不行的。必须让中国的奶粉走上真正的监管路线,重视质量问题,这才是门道。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